揭秘《理想照耀中国》:年轻演员都找到了表演状态
系列短剧《理想照耀中国》正在热播中,该剧以不同时期的40组人物和故事,记录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年来的征程。日前,该剧总导演傅东育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播出顺序上,原本考虑是按照年代顺序来呈现,但是由于周期的限制,到实际制作时,发现无法满足按序播放的要求,到现在为止,依然没有完成所有的片子制作,有些还在调整和修改,所以放弃了这个方式。“现在这种播出方式更加随机,时空穿越和思维的跳跃感的排序,也许会形成一种1+1>2的效果。因为每个故事完全独立,用跳脱的逻辑去看,我觉得也挺有意思的。”
选题
守护金丝猴的故事是被“劝”回来的
在《理想照耀中国》全剧40个故事中,主人公有一些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历史人物,比如邓稼先、陈望道,也有像在我们身边的普通小人物,比如下岗女工、快递小哥。据傅东育介绍,这些故事的选题部分来自全网选题征集活动,部分由主创团队从人物的时代代表性、故事感染力等角度进行考量甄选而来,最终46个原型故事中确定了40个。傅东育坦言,最后放弃掉的6个故事,从他个人角度来讲是觉得表达有些艰难,“在短剧的时长限制之下,如果这个故事或者这个人物,找不到一个破题的点或者一个独特的角度,或者说表现力上感染性略有欠缺,我会倾向放弃。虽然故事让人很感动,但确实还是受限于形式的约束。”
傅东育坦言,从百年以来的历史中,要选择40个故事或者人物,这是无比艰难的,“但有几个方向是比较明确的:第一是我们并没有做伟大的领袖,也没有做熟知的英烈,选择角度大多是一些更普通的人群。比如王会悟,我自己作为一个勉强称得上对中国近代史还算有一些了解的人,对她的故事都很陌生,但这些人物整体体现出来的关于理想的精神,让我非常感动。”
而在最终确定拍摄的这40个主题中,也有一开始傅东育凭借经验判断后,想要放弃的故事。年轻的导演们却给了他新的角度和刺激,比如《你的眼神》,这个选题讲述了龙勇诚在云南雪山,守护滇金丝猴30年的故事,“滇金丝猴全世界只剩了不到3000只,而且它是野生的,怎么拍?时间又那么紧,所以我建议放弃。但是郑世龙导演跟我表达他非常想拍这个选题。他说人和金丝猴眼神对视时,会产生足够的冲击力和美感。我接受了。”同样被“劝”回来的,还有快递小哥雷海为的故事,在傅东育看来,虽然一个快递小哥最后拿了中国诗词大赛冠军的故事很有戏剧性,但这件事过于简单,“韩可一导演说你不觉得诗歌的美是一种传承吗?包括在今天当下生活中所有的艰难,诗歌的美是可以疗伤的,我瞬间被他打动了。”
风格
16位导演呈现出来百花齐放式的表达
《理想照耀中国》全剧共40集,每集30分钟。首集《真理的味道》讲述的是《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背后的故事,主人公陈望道是近代著名教育家、语言学家、翻译家;《守护》中讲述了张爵谦排除万难,为了儿子张人亚的嘱托,用“衣冠冢”守护了我党珍贵资料数十年;《磊磊的勋章》则将焦点放在了“陪练”运动员,在进入柔道国家队16年间,刘磊磊被摔284万次,“摔”出了近20多位奥运冠军。40组人物,全部都有原型可循,并在每集片尾都附上了原型人物相关介绍、影像资料纪实影像等史实资料。
作为一部有40个不同主题、主人公以及由15个摄制组创作出来的电视剧,《理想照耀中国》每个故事的风格也各不相同,《破冰》是轻喜剧,《我们的阵地》是战争片,《真理的味道》是政论片,《磊磊的勋章》等章节选择了纪实风格。《理想照耀中国》以系列短剧的形式既要分则独立,又要合则交融。无论每一部的风格是什么,傅东育表示,他希望所有剧集中各自的类型表达要非常极致化,“16位导演呈现出来了千姿百态,百花齐放式的表达。”
在具体创作上,傅东育表示,首先他要求所有的编剧和导演不管时间多么紧张,都要接触原型人物,要看历史或者要走到当时发生这件事情的原地区去,“这是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剧中还原的必须是真实的环境和状态。”此外,在创作上,傅东育要求不可以冗长,表达要精炼,同时在节奏上要符合现在年轻人相对快节奏的观剧模式,甚至留白,“也就是说让他有自己思维的空间,而不是你说给他听。”
演员
“流量”们呈现了真正的表演状态
该剧演员阵容里汇集了张艺兴[微博]、吴磊[微博]、王俊凯[微博]等一批95后、00后新人“流量演员”。对于演员的选择,傅东育表示,首先40个选题当中的原型人物里,年轻人就有很多。“因此年轻演员出现在作品当中,是自然而然的一件事情,而于我们来讲,是帮助年轻演员们回到那个年代,并且使观众相信。《173米》中张云龙演了一个非常朴素的隧道工程师,为了打通173米的隧道花了整整6年,我看到很多评论说:‘这是张云龙吗?’我觉得这就对了。”
傅东育坦言,现在一说到年轻的演员,因为他们有市场就说他们只有流量。“我不知道这样的对立是谁造成的。我觉得年轻演员不是问题,这些年轻的演员们的呈现,我可以负责任的说,这是他们真正的表演状态,他们是做得到的。”
导演团队
全剧16位导演如何选择
导演们的选择是有要求和标准的。
当开始选择导演的时候,见了不下八九十个导演,傅东育选了最后的16位导演基于的标准有三点:第一,《理想照耀中国》这样的主题和命题,是主流价值观很强的作品,这个导演真的有兴趣吗?傅东育要跟导演们谈谈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看看是否一致,同时,要注意排除有投机心理的,那些觉得花很少的时间,可以参与一下《理想照耀中国》的,要把这样的人排除掉。傅东育要问,“你真的知道什么是理想吗?你真的知道什么是中国吗?换句话说,你对国家走过的这100年有什么样的感受?这一点是要导演有热情和欲望来表达的。”
第二,他们必须有过良好的导演专业教育,甚至在美国、英国、法国读电影、读导演。这样,当跟他们谈到美学的概念,谈到影视的概念,谈到魔幻现实主义或者现实主义,他们是能对话的。比如关于影像的风格化,导演是要有准备的。
第三,傅东育看他们之前所有的作品,那些作品当中是不是经历过现实主义的创作和具有现实主义理念,是不是也走进生活、提炼生活,然后想出自己的破题方法,升华拍摄。如果经历过这些,我相信他的作品不会悬浮。悬浮的创作,不适合《理想照耀中国》。
当傅东育用以上三个标准选出了16位导演的时候,他觉得心里非常踏实。
新京报首席记者 刘玮
(责编:珞小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