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尖毛尖

文/韩浩月

作家、评论人毛尖,在“宋方金和他的朋友们”主题演讲中,完成了她的“任务”,此后,演讲视频在社交媒体刷屏;而就在前几天,一场由报刊与出版社的编辑、记者担任选手的“文学脱口秀”也完成了比赛,大先、治辰、黄平三人,分获冠亚季军。

飞快的语速,犀利的观点,大信息量的输出,是毛尖的特点。尽管她本人并不认为这是场脱口秀表演,但受众还是从中寻找到了《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所制造出来的熟悉的快感。毛尖对影视娱乐业的吐槽,有一定的攻击性,但显然人们更喜欢听她说真话,在真话面前,攻击性也变得可爱起来。

“文学脱口秀”的十位参赛选手,也一举改变大家对于幕后文字工作者的印象。虽然是初登脱口秀舞台,有些生疏与紧张,但不熟悉这个舞台以及这种表达方式,没太大关系,只要剧本够好、人够真实,一样能让人笑。大先表演的《文学的凸透镜与凹透镜》,把复杂的创作理论,说得浅显易懂,已经算是一场非常不错的脱口秀演出。

文化人说脱口秀,目前最具代表性的人物,依然是在《吐槽大会》上表演的许知远。“审美的偏狭是一种智力缺陷”“cp是一种未兑现的爱情”等金句的诞生,还有亚里士多德、柏拉图、鲁迅、梁启超等此前很难被写进段子的人名,让人惊呼,他参加脱口秀是“降维打击”。

许知远脱口秀首秀的成功,贡献最大的当然是幕后的编剧。与脱口秀节目背后成熟的编剧群体相比,最近这批说脱口秀的文化人,在环环相扣的套路、笑点的密集设置、更直接凶猛的表达等方面,还是弱了不少。

但文化人说脱口秀,仍然有诸多值得思考的地方。比如,“文学脱口秀”定位于“拓宽文学的边界”,但我更倾向于认为,文学出版界推出这项活动,旨在消解日渐加深的焦虑,在公号、短视频平台、直播带货等新媒体、新渠道占据主流消费群目光的时候,文学作品的关注度,还有图书营销的困难度,比以往都更加困扰着从业者。

直接与最流行的脱口秀形式“嫁接”,是文学出版界的一次“绝地反击”。如果能再接再厉,不断推出类似活动,并借鉴、引进脱口秀职业编剧经验与人才的话,那么凭借在文本创作方面的优势,文学出版界也有可能诞生新的网红。

文学出版界渴望流量,媒体也希望在单纯的图文视频流量之外获得更多关注,财新视听总编辑张鸿策划的“财新学会脱口秀”,集合了一些财经领域的大佬,也搞了一场效果不错的表演。有了这些演讲、比赛或表演,脱口秀的出圈似乎已成定局。但有一点决定了脱口秀出圈的质量与持久度,那就是参与者的心态,究竟是出于玩票,还是俯下身来,与那些真正网红化的脱口秀演员,进行1V1的激烈竞争。

影响大的脱口秀表演者,都脱不开“网红”标签。包括学者刘擎、法律工作者罗翔,帮助他们成名的因素,实力仅仅是一方面,他们被海量受众喜爱,更在于他们有意无意间一脚踏进了网红的流量大潮。再向前推溯,经济学者薛兆丰,也是凭借网红路线才名利双收。如果他们只是玩票心态,演一场就走,返回到自己的专业领域,从此不肯再“湿鞋”,恐怕被遗忘的速度,会与走红的速度一样快。

吃专业饭和流量饭,完全是两个概念的事情,对于文化行当的从业者来说,他们首先要面对内心选择的困扰,其次才会考虑面临脱口秀竞争时自己的优缺点所在。

现在,文化人说脱口秀,面临着一个难得的机会。这个机会的到来,在于大众对明星的概念已经发生了巨变,以前,接受过科班训练或者颜值与气质上佳的人,才是大众心目中的明星。而现在,《吐槽大会》《脱口秀大会》已经把许多素人捧成了明星,相貌平平没关系,吐字发音不清晰没关系,甚至个人身上的一些“缺点”也会在一次次的自嘲与群嘲中慢慢变成特点……

这一现象,为更多人成为明星趟平了道路,安迪·沃霍尔“每个人都能成名15分钟”的说法或许到了可以改写的时候,一个成名15分钟的人,完全可以把短暂的成名,延长到15天、15个月甚至15年。李学琴对吴亦凡喊话时,谁也不会想到她现在会成为炙手可热的喜剧明星。

文化人讲脱口秀的机会,还在于他们的知识积累与文化储备,他们只要略懂包装,都可以赢得满堂彩。许知远在《吐槽大会》说的段子涉及的名人、名言,是非常常见的,但已经被赞誉到“文化人说脱口秀就是厉害”的高度。可以调用阅读积累与文化经验的人有许多,如果再能掌握一些段子的基本创作规律与模式,则很有可能成为一名受欢迎的脱口秀表演者。

但文化人讲脱口秀,也要有一颗随时准备接受失落的心,因为在脱口秀表演中,讽刺文化人,是最常见的包袱之一。如何在用好文化手段的同时,又不以文化来碾压、刺激观众,对于从文化领域跨界进来的表演者是种考验。总之,放下身段,忘记自己的文化人身份,是走上脱口秀舞台的首要条件。

不管怎样,文化人说脱口秀,虽然不至于冲击到职业脱口秀表演者的饭碗,但也算是对身份与职业束缚的一种挣脱。这种挣脱感,对于文化人来说非常重要,值得不断去尝试与冒险。

(责编:v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