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知故问 | 为什么我们一边吐槽“双11”,一边又忍不住买买买?
今年的“双11”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来得更早些!
10月21日0点,天猫“双11”预售开启,一年一度的促销盛典正式拉开帷幕,令不少“剁手党”、“薅羊毛党”直呼猝不及防。更让人没想到的是,今年“双11”分成了两波进行,第一波是11月1日~3日;第二波才是11月11日,比以往多了3天。
官方也忍不住调侃:“光棍节”变成了“双节棍”。
在疫情暴发及错综复杂的全球经济环境下,今年的“双11”似乎承载起更多的意义。但对不少消费者来说,“双11”迎来大改变,今年可能又是被规则劝退的一年。
从2009年诞生起至今,“双11”已经走过了11个年头。但是回顾历届,我们发现消费者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一边进行无情的吐槽,一边又忍不住化身为没有感情的付款机器。在“双11”交易数字势如破竹的态势下,这种怪像越来越明显。
那么为什么我们会一边吐槽双11,一边又忍不住买买买呢?本期前瞻经济学人“明知故问”栏目重点聚焦。
“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便宜两块五”
从2009年的横空出世,到目前成长为中国最大的全民购物狂欢节,“双11”无疑是造节最成功的例子。
“天猫双11”成交数字也在不断刷新人们对数字商业势能的认知,从2009年的5200万元飙升到2019年的2684亿元,短短11年成交量就增长了近5200倍。
但表面繁荣的背后,却是一地鸡毛。消费者怨声载道,投诉连连,甚至发出“少一点套路,多一点真诚”的最强呐喊。
先涨价后降价、虚构“原价”、随意标注价格……,这是早期社交网络上针对“双11”乃至所有购物节的诟病。例如,网友发现一款品牌床上用品,“双11”活动前最低价格为229元,之后提价到379元,“双11”价格调低为249元,却仍然比此前的最低价高出20元。
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中消协此前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在参加“双11”促销活动的539款非预售商品中,不在2017年11月11日当天也能以“双11”价格或更低价格购买到促销商品的比例达到78.1%
“双11”之所以能成为全民狂欢节,最大的原因就在于诱人的价格让大家获得满足。而当失去了价格优势做支撑,退货和投诉必将纷至沓来,信誉和口碑也将遭受滑铁卢。实际上,商家虚构原价、悄悄提价的行为已经涉嫌消费欺诈,消费者可追偿。
此外,像产品质量、售后、服务器崩溃、物流过慢等问题都是近年来被吐槽最多的对象,后两者在技术的加持下已经有了大幅改善,但产品质量和售后退货依然是“双11”的致命顽疾。
近两年,错综复杂的规则更是直接劝退消费者。
前几年商品都是直接优惠的,能便宜多少一目了然。但从2018年开始,“双11”对消费者的智商有了更高的要求。消费者除了手速外,还需要具备数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多项技能,才能在狂欢大促中买到所谓实惠。
现在的“双11”除了在传统的预售、定金、购物券、零点秒杀、满减红包、津贴、跨店满减等营销手法之外,还衍生出全民开瞄铺、直播抢购、做任务领红包、盖楼大挑战、拉人赢红包、邀好友砍价、赢心愿大奖等各种新玩法。
等消费者终于把玩法打通关后,却悲催发现“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便宜两块五”。
从这个角度来看,双十一购物狂欢已经变成了一场大型网络智力游戏,不仅拼的是你的智力、时间、耐力还要消耗你的人际关系。由此引发消费者的不满也实属正常。
面对“双11”,你为何总忍不住要剁手?
吐槽归吐槽,但消费者参与剁手的热情却不减当年。火爆的线上销售数据表明,网络仍是“双11”全民购物节的主战场。在众多电商节中,“双11”依旧一骑绝尘、遥遥领先。
从数据来看,2019年天猫双十一全天交易额达2684亿元,同比增长26%,全网成交额占比达65.5%,较2018年下降2.4个百分点,但仍然远高于其他电商。
(来源:公司公告、莫尼塔研究)
可就算知道“双11”是个“大骗局”,为什么我们还是会忍不住剁手?
首先,中国人热衷过节,不仅因为节日洋溢着生活的热情,更为重要的是,节日表达着中国人的情感与信仰,是一种精神文化需求。从天猫“双11”、“双12”到京东“618”再到“66年中大促”等一系列让人眼花缭乱的电商节,抓住的就是中国消费者的这种心理。
而商家最擅长把各种节日气氛烘托得如火如荼,“双11”的案例尤其经典。当全网都在讨论“双十一你剁手了吗?”,人们的激情消费心理、从众消费心理受到最大刺激,使得他们在莫名的亢奋中更多地消费,买下平时舍不得买的或非必须的商品。
其中,“从众心理”效应在“双11”尤其被放大。从众心理顾名思义,就是别人怎么做,你就跟着怎么做。这是人们的一种本能,也是人们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
“双11”前,各种促销信息铺天盖地,节日的气氛无孔不入,让你觉得,双11就是该花钱,所有人都是这样做的。因此,这种从众心理,就会让你不由自主的加入“血拼”的行列。
其次,全民消费狂欢,购物车里装不仅是需求更是欲望。
2018年4月,绿色和平做的消费者行为调研报告显示,中国大陆60%消费者承认自己购买的物品超过自己真实需要。
有文章指出,在精神分析学的讨论中,“需求”与“欲望”是可以被区分开的两个概念。消费主义所能展现的力量,就是激发出更多的欲望,让消费者将其误认为是需求。而每年的“双11”就是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样本。
正如阿里CEO张勇所说:“消费升级一定是趋势,消费肯定也要分级,要做到在不同的消费分级里进行消费升级。”反应到“双11”上,消费升级更被鼓励,消费者的欲望被进一步激发。
最后可能是“价格知觉”在作怪。
心理学上有一个韦伯定律,讲的是,人们对两个类似的刺激之间的能够觉察到的最小差异量,是与先前刺激的强度相关的。举例来说,20块钱的东西,降了1元钱,我们觉得无所谓,但是2块钱的东西降了一元钱,我们觉得特别便宜。
这就不难解释,为啥你明知道购物车里的商品是提完价格之后,再打五折的,你依然觉得自己是“捡到大便宜”。比如一件衣服是300元降价50元,你不觉得便宜,但是商家提价到500元,然后打对折250元,你就完全控制不住的,得去买了。
另外,据心理学研究表明,购物的时候,大脑会分泌多巴胺(一种让人产生愉快心情的物质),因此购物能够让人快乐,帮助人们释放压力。正是这种让人快乐的多巴胺,让人们产生了冲动性消费。
但是,随着电商线上红利殆尽,增量市场要逐步转向存量市场,此刻就是社交电商、社区模式、线上+线下“新零售”等等新业态各显神通的时候了。因此,有言论称,“双11”拐点已至。
今年的“双11”被寄予厚望
今年的“双11”有了重大变化,从过去的1天售卖期变为4天,意图很清晰给更多商家创造更大的增长空间。
疫情之下社会已经形成共识数字化经营和转型,是商家应对挑战的最佳方式,而双11就是透过数字化创造新增长的最大爆发点。这从其他购物节取得的骄人战绩可略见一斑。
疫情后,从“38女王节”到“6·18”……一个个购物节联通着商家和消费者,共同见证了中国经济的重启、回暖和全面加速。其中,京东公布的数据显示,从6月1日起,至6月18日24时,平台累计下单金额为2692亿元,再次刷新纪录。
如今,一年一度的“双11”如约而至,这场全民参与的购物狂欢节,不仅是中国经济活力的象征,更是疫后中国经济亟须的一场内需盛宴。
10月21日,“双11”开启预售,零点刚过,短短10分钟内,淘宝直播引导的成交就超过去年全天,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倍。这暗示,虽然消费和经济活动被突袭的疫情“踩”了一次刹车,但国内强劲的消费实力令商家们回血在望。
你觉得今年双十一的交易额能再创新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