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头条:冬天美国新冠死亡数或达40万,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会量子计算奖,能通用的流感疫苗诞生
世卫组织: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36002827例
世界卫生组织8日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球累计新冠确诊病例达36002827例。世卫组织网站最新数据显示,截至欧洲中部时间8日15时24分(北京时间21时24分),全球确诊病例较前一日增加338779例,达到36002827例;死亡病例增加5514例,达到1049810例。
中国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
10月8日,中国同全球疫苗免疫联盟(GAVI)签署协议,正式加入“新冠肺炎疫苗实施计划”(COVAX)。中国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将作为全球公共产品,优先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中国将以实际行动促进疫苗公平分配,确保为发展中国家提供疫苗,同时带动更多有能力的国家加入并支持“实施计划”。通过加入“实施计划”,中国也将同有关国家加强疫苗合作。
福奇称美新冠死亡数今冬或达40万 再劝民众“这不是骗局”
顶级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Anthony Fauci)博士周二的美国大学(American University)虚拟活动中说:“这些模型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在寒冷的秋冬季节做这些我们正在谈论的事情(遵守公共卫生指导原则),我们可能会有30万到40万人死亡……这不是骗局。当你看到这样的情况是很不幸的,因为这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城市空气污染可能加重新冠肺炎病情
在近日发表于Cell Press细胞出版社旗下期刊The Innovation的一项研究中,美国埃默里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长期接触城市空气污染可能使COVID-19更致命。分析结果显示,NO2与COVID-19致人死亡的易感性的独立相关性最强。空气中NO2每增加4.6ppb(十亿分之一),COVID-19的病死率和死亡率分别增加11.3%和16.2%。此外,研究人员发现,在长期接触NO2的人群中,只要降低4.6 ppb,就可以避免14672人死亡。
澳大学开发便携式核酸提取技术有望快速测新冠病毒
这项研究发表在新一期英国《自然实验手册》杂志上。由昆士兰大学教授吉米·博泰拉和迈克尔·梅森博士开发的“检测棒技术”可在非实验室环境下,在30秒内从样本中提取核酸,在总共40分钟内拿到完整的样本分子检测报告。博泰拉说,该技术可在多种场所完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关键步骤,即纯化新冠病毒的核糖核酸(RNA)。
冠状病毒二次感染是常态新冠病毒或具相同特征
最近,一项跨度为35年的研究表明,冠状病毒的免疫力不会持久,再次感染通常发生在大约12个月后,有时甚至更早。研究人员还发现,在少数情况下,再次感染最早发生在首次感染后的6至9个月。其他专家此前也曾预测,大流行结束后,新冠肺炎可能会像季节性流感,每年都传播。
视网膜受损或不再需要移植人类拥有视网膜修复基因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神经科学家黄桑(Thanh Hoang)及其同事通过观察斑马鱼,鸡和老鼠的Müller神经胶质细胞中的基因,目前已经探明了这些细胞在视网膜受损后的修复过程。所有具有骨干的生物,例如人,在眼睛的感光部位(视网膜)中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细胞。参与了上述研究的科学家也表示,用于修复的“相同的基因也存在于我们人类的基因组中”。
大脑如何找到不显眼的物体?
近日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了在大脑清醒时,视觉系统存在一些特定模式的神经信号脑行波,能帮助感知记忆模糊或难以发现的物体。他们利用一项新的计算机技术,跟踪并记录了视皮质神经元的实时神经活动。研究显示,大脑感知物体的能力与视觉系统中出现脑行波的时间和位置直接相关。
能通用的流感疫苗诞生
据一项《细胞系统》上的研究,科学家用计算机建模发现形状是影响抗体与HA头部或主干结合的关键,并证明一种携带低密度、呈Y型的HA主干蛋白的纳米疫苗,更易与B细胞表面抗体结合,促使免疫系统产生更多针对HA主干的抗体。此外,对一种流感免疫后,再接种携带不同毒株HA主干部分的纳米疫苗,有望诱发针对流感的广泛抗体。
破译大型类人猿Y染色体演化之谜
近期,一个由生物学家和计算机科学家组成的团队对猩猩和倭黑猩猩的Y染色体进行了测序和组装,并将这些序列与现有人类、黑猩猩和大猩猩的Y染色体进行了比较。研究团队发现,进化模式似乎与物种之间的行为差异相吻合,并重建了所有大型类人猿祖先可能的Y染色体模型。这个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团队于10月5日,将该研究的结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科学家发现24颗可能比地球更宜居的行星
近期,美国和德国研究团队在《天体生物学》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24颗距离地球超过100光年的“超宜居”星球。其中一些星球比地球更古老、稍微大一些、略温暖些、可能更湿润。它们围绕旋转的恒星寿命比太阳长且变化更慢,生命体因而可能更容易在这些星球生长。“超宜居”判断标准包括行星年龄、质量、体积、表面温度、是否有水、与恒星距离等。
新研究改写行星形成过程
过去的理论认为,恒星会先进入成年期,随后其周围的行星开始形成。在一项发表于《自然》的新研究中,科学家利用阿塔卡玛毫米/亚毫米波阵列望远镜(ALMA)观测了距离地球470光年、位于蛇夫座L1709星际云深处的原始恒星IRS 63。他们发现,由于距离原始恒星中心较远的行星更易形成,原始恒星很可能与行星一同演化。
人类导致了岛屿的鸟类灭绝或外迁
一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的新研究表明,许多鸟类(如阿巴科鹦鹉)如今只生活在巴哈马群岛的1-2个岛屿上,但就在更新世晚期(约1.1万年前),它们遍布大多数巴哈马岛屿。研究表示,除人类的到来以外,任何环境因素都无法解释这样大规模的物种消失。
科学家揭示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演变过程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傅伯杰研究组发展了根据社会-生态系统要素相互作用变化识别系统演变阶段的方法,识别了近千年来黄土高原社会-生态系统的演变阶段。这一研究成果于10月7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Science Advances。
钙钛矿预应力工程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石家庄铁道大学材料学院赵晋津教授团队联合香港城市大学副校长吕坚团队,在金属卤化物钙钛矿应变工程与各向异性耦合性能研究取得重要进展,该成果发表在国际材料类权威期刊《先进功能材料》上。石家庄铁道大学为第一单位,石家庄铁道大学博士焦忆楠、本科生王汉文和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博士易圣辉为共同第一作者。
能在短短几分钟内形成的宝石
在《自然通讯》上的一项研究中,研究者对收集的样品晶体进行了数百次实验室测量,精确绘制了样品的化学成分等,建立了能将晶体的化学特征转换为其生长速率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晶体的生长速率从每天10-100毫米增加至每天1-10米,若在整个伟晶岩形成过程中保持这一速率,数天之内就可能形成长达几米的晶体。
中国学者Science论文撤稿理由为“疫情隔离导致的数据混乱”
10月9日,《科学》因论文可能存在数据真实性问题撤回了7月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通讯作者是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的副研究员宋怀兵及教授朱斌。论文作者在撤稿声明中称,这是一个“意外错误”:出现问题的图片曾作为示意图被保存在实验数据库中,因出稿时间正值新冠流行期间,作者们被隔离导致交接不畅,使用了错误图片。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2022年起资助论文需免费开放
当地时间10月1日,著名生物医学研究机构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HHMI)宣布,自2022年1月1日开始,将要求其资助的科学家在论文发表后立即实现开放获取(OA):这是对其现行政策“允许成果在发表最多一年后实现开放免费阅读”的改变。
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完成关键测试
近日,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发布消息,宣布詹姆斯·韦伯太空望远镜(James Webb Space Telescope,JWST)完成了环境测试,通过了从火箭发射到太空运行的多个严苛测试。JWST是NASA、欧洲航天局(ESA)和加拿大航空航天局(CSA)联合研发的红外线观测用太空望远镜,是哈勃空间望远镜(HST)和斯皮策空间望远镜(SST)的继任者。
世界首套城轨交通地面式混合储能装置问世
北京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教授杨中平的项目组研发混合储能系统,利用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的储能特性,将列车制动能再生的电能,同时储存在超级电容和钛酸锂电池中;当列车牵引时,再将储存的能量释放出来,使再生能量得以充分利用。经研究人员在北京地铁的实际测算,每周工作日期间,该装置课使地铁系统的节能率提升超过13%。
第五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入选论文公布
经过各学科领域专家推荐、初评遴选、终评审定并向社会公示,中国科协组织开展的第五届优秀科技论文遴选计划最终确定96篇入选论文(详见附件),现对入选论文及作者、发表期刊名单予以公布。
广东科学中心国庆8天迎客近10万人次
在严格落实各项疫情防控措施下,广东科学中心国庆中秋双节8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日平均游客1.2万人次,创疫情以来客流量最高纪录。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问题,也使得广东科学中心新推出的3个科技战疫主题科普展和食品药品科普体验馆在国庆期间倍受观众喜爱。不少家长专程带孩子前来体验,在游玩中学习科技战疫相关知识,认识新冠疫情和病毒的科学真相,了解食品药品方面的健康知识。
美国高校STEM学科新教职数量比去年减少70%
根据《科学》报道,该网站招聘板块的广告数量显示,相比去年,美国机构发布的STEM专业教职招聘数量下降了70%:今年7-9月,该板块只发布了173个美国本地职位,而去年同一时期,该板块发布了571个职位。此外,非美国本土招聘发布下降了8%。教职短缺可能导致人们延长博士后聘期,而这将对准博士生群体造成消极影响。
高校毕业生“就业第一枪”提前开打
秋季新学期开学伊始,在按下线下“重启键”的沪上高校,面向2021届高校应届毕业生的“空中宣讲会”、企业“抢人大战”已经开打。在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从企业首场秋季校园招聘会举办,到由行业专家走进校园指导的求职能力提升训练营、“订单式培养”等校企多模式合作签约,无不为新一届毕业生就业弹出响亮的“前奏音”。
澳大利亚公布研究预算大学将获10亿澳元额外资助
当地时间10月6日,澳大利亚政府公布了2020-21年研究领域预算计划。该计划显示,该国大学将获得10亿澳元的追加预算以支持明年的研究,而联邦科学与工业研究组织(CSIRO)将在未来4年内额外获得4.59亿澳元。
陆朝阳获美国物理学会量子计算奖
当地时间10月7日,美国物理学会宣布将2021年度罗夫·兰道尔和查尔斯·本内特量子计算奖颁给了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量子信息领域的“80后”科学家陆朝阳,以奖励其“对光量子信息科学,尤其是固态量子光源、量子隐形传态和光量子计算的突出贡献”。
著名物理化学家刘若庄院士逝世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我国著名物理化学家、中国计算化学的奠基人、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师范大学化学学院教授刘若庄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8日零时三十五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刘若庄先生在我国开创了电子结构计算并持续推动我国计算量子化学的发展,也是国际上最早进行电子结构计算的学者之一。
诺贝尔奖公布爱因斯坦成绩单:高中是个学霸,文理俱佳
诺贝尔奖官方于10月3日公布了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数学成绩,以此来回击那些质疑爱因斯坦数学不好的声音。成绩单显示,爱因斯坦在代数、几何、投影几何、物理、历史这5科全部得6分,德语语言文学、意大利语语言文学、自然历史、化学等科目得5分,即使是地理、绘画、工业绘图也取得了4分,最差的是法语语言文学,只有3分。